人工智能通过面部温度映射可预测慢性疾病和生理年龄
近日,《细胞代谢》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展示了利用热像仪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面部温度,可以检测多种慢性疾病,并评估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这一方法为早期疾病诊断和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主要发现:
-
面部温度与慢性疾病相关:
- 鼻子温度低:表示热老化程度轻。
- 脸颊温度高:可能暗示血压升高。
- 眼睛周围温度升高:可能与代谢紊乱如糖尿病和脂肪肝相关。
-
数据分析与AI模型:
- 研究分析了2800多名21至88岁中国参与者的面部温度数据。
- 利用这些数据训练AI模型来预测个人的"热年龄"。
- 确定了几个关键面部区域(鼻子、眼睛、脸颊)与年龄和健康状况显著相关。
-
运动对热年龄的影响:
- 实验显示,连续两周每天跳绳至少800次的23名参与者,其热年龄平均降低了5岁。
-
未来研究方向:
- 团队计划进一步探索热面部成像在预测其他疾病(如睡眠障碍或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
- 强调其在临床早期疾病诊断和干预中的潜力。
支持与资助:
- 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的支持。
深度观点:
- 创新性:这项研究开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健康监测方法,有望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和个性化健康管理。
- 实用性:通过简单的面部温度测量,能够提供重要的健康指标,这对于资源有限地区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 市场前景:如果能进一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技术有望在医疗保健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作为早期疾病预警系统的一部分。
- 社会影响:推广这一技术可以促进公众健康意识,提高早期预防和治疗效率,从而减轻医疗系统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