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NEWS · 2024年 11月 12日

OpenAI胜诉版权案首战,核心争议待解

分析报告

背景信息

据媒体报道,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最近驳回了新闻机构Alternet和Raw Story对OpenAI提起的版权诉讼。然而,这一胜利可能是暂时的,因为法院并未解决人工智能领域最争议的核心问题:是否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训练AI模型需要授权。

事件概述

  • 起诉情况

    • Alternet和Raw Story在今年2月起诉了OpenAI,指控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删除了版权管理信息(CMI),包括作者姓名、使用条款及作品标题。
    • 原告要求每项侵权至少赔偿2500美元,并请求法院禁止OpenAI继续使用他们的受版权保护作品。
  • 法院裁决

    • 法院驳回起诉的主要原因是原告未能证明因删除版权信息而遭受的具体损失。
    • OpenAI辩称,原告无法证明ChatGPT是否训练过他们的作品且无法提供具体损失的证据。法官同意这一观点,并指出鉴于数据库规模庞大,ChatGPT输出原告文章的可能性极小。

法律视角

  • 证明难题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尤勇廷表示,在AI版权争议中,证明一直是最关键的挑战。由于大型模型的“黑盒”特性,很难证明特定作品是否用于训练。

  • 现行法律框架
    当前法律体系缺乏帮助弱势一方取证的相关系统。

相关诉讼情况

目前OpenAI面临至少六起相关诉讼,包括来自《纽约时报》、Daily News以及一组作家的集体诉讼。所有案件的核心问题都是:AI公司是否需要授权才能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进行模型训练。

国际差异

  • 不同国家态度
    日本已将用于AI培训的受版权保护作品归类为“合理使用”,而中国和美国法院尚未给出明确答案。

  • 中国法律专家观点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姚智伟指出,中国的公平使用理论缺乏立法依据,其司法认可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后续影响

尽管此诉讼被驳回,法官在判决中表示原告可以就OpenAI未经授权使用他们的作品进行培训的问题重新提起诉讼。Raw Story和Alternet的律师已表明将修改诉状继续维护权利。

深度观点

  • 版权保护与技术创新
    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如何平衡受版权保护内容的应用与技术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国态度不一,中国在此问题上的立法尚需进一步完善。

  • 证据链条的构建
    在AI领域内,由于数据处理方式的复杂性,原告方在取证上面临巨大挑战,这需要法律体系提供更为完善的机制支持。

建议

鉴于此案件后续可能继续发展及国际差异的存在,公司应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并建立更加严格的版权管理制度以防范潜在风险。同时,可以考虑在合同中明确授权条款,确保技术应用的合法合规性。

Source:https://www.aibase.com/news/1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