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发布《本科生学位论文(设计)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暂行规定》
11月28日,复旦大学正式发布了《本科生学位论文(设计)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暂行规定》,为本科论文写作过程中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提供了详细指南。此举标志着国内高校首次发布关于该领域的专项规范管理文件,填补了政策空白。
允许使用的场景
根据“规定”,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学生可以使用AI工具:
- 文献检索和组织:利用AI工具高效搜索和整理相关学术文献。
- 辅助图表创作和推荐:利用AI工具协助创建图表并推荐合适的图表类型。
- 非创新方法的辅助:包括一些不涉及创造性的过程或操作。
- 格式化参考文献:使用AI工具来标准化参考文献格式。
这些应用旨在提高写作效率,同时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以确保学术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禁止使用的场景
“规定”也明确了一些禁止使用AI工具的领域:
- 研究设计:AI不应用于论文的整体设计或框架。
- 创新方法设计:AI不得参与创新理念和方法的设计。
-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AI工具不能替代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析、讨论及结论总结。
这些限制旨在确保学生的论文能够真实反映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避免过度依赖AI生成的内容而损害学术诚信。
重要意义
作为国内首部规范本科生学位论文(设计)使用AI工具的文件,“规定”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复旦大学本科学生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其他高校制定类似政策提供了参考。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合理利用AI工具促进学术研究而不损害学术诚信已成为全球教育界面临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