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收紧AI生成内容变现政策
政策更新要点
- 生效时间:2025年7月15日
- 政策对象:YouTube合作伙伴计划(YPP)的变现政策
- 核心目标:更清晰界定符合变现标准的"真实原创内容"与"非真实内容"
背景分析
-
AI技术影响:
- 大幅降低内容制作门槛
- 导致平台出现大量低质量"AI垃圾内容"(AI spam)
- 典型形式包括:
- 照片+AI配音的文本转视频
- AI生成音乐频道
- 虚假新闻事件视频
- 完全由AI生成的犯罪系列剧集
-
现有问题案例:
- YouTube CEO Neal Mohan形象被用于AI生成的钓鱼诈骗
- 尽管平台提供深度伪造视频举报工具,AI垃圾内容仍呈泛滥趋势
平台立场
- YouTube创作者关系经理Rene Ritchie声明:
- 本次更新是YPP政策的"小幅调整"
- 主要针对大规模量产/重复内容
- 强调此类内容早已不符合变现标准(用户普遍视为垃圾信息)
创作者影响
- 可能波及的创作形式:
- 反应视频(reaction videos)
- 编辑视频(edited videos)
- 平台解释:新规只是对既有政策的明确化
深层意义
虽然YouTube将此次调整描述为"小更新",但实际反映:
- AI垃圾内容已威胁平台生态
- 允许此类内容变现将损害平台声誉和价值
- 大规模禁止AI垃圾内容创作者参与YPP成为关键治理措施